大家好,我是小步。
楚河汉界系列第12篇文章即将呈现!我的主页上有视频和图文合集哦~
在成功化解关中的危机之后,章邯准备充分,率领大军东出函谷关,开始了他横扫中原的辉煌战绩。
一、章邯剿灭陈胜
在我们之前的讨论中提到过,当章邯出关时,其他诸国的君主情况如下:
- 赵国:武臣
- 魏国:魏咎
展开剩余81%- 燕国:韩广
- 齐国:田儋
- 楚国:陈胜
这些君主中,除了魏国和齐国的部分政权与六国的传统有关外,其他的几位实际上完全无法与历史上的强国相提并论。
身为一名军事出身的指挥官,章邯当然无法容忍这些空有其表的统治者。于是,他带领着秦军从函谷关出发,迅速展开了他的征战之路。
首先迎接章邯的,是陈胜所统领的张楚。陈胜作为当时的楚国王,却面临着致命的管理缺陷与团队能力不足。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详细分析过,陈胜虽然有一定的野心和能力,但他的战术水平和战略眼光远远不足以支撑他的雄图梦想。
章邯的军队在进攻陈胜时,几乎没有遇到实质性的抵抗,张楚的将领们缺乏战斗经验,在面对章邯的强大压力时,只能接连溃败。最终,陈胜在战败中被逼逃亡,甚至在逃跑过程中也丧命。
《资治通鉴》中的记载:陈王被杀,张楚的陈胜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。
在这场战役之后,秦二世派遣司马欣与董翳来辅助章邯,为秦军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,强化了章邯的军力。
二、围点打援,齐魏换人
陈胜被击败后,紧邻张楚的魏国也成为了章邯的下一个目标。章邯采取了“围点打援”的策略,他围困了魏国的临济城。魏国君主魏咎急忙派遣相邦周市去寻找援军,然而能够提供帮助的只有楚国和齐国。
楚国派遣了项氏家族的项它,而齐国则更为积极,齐王田儋亲自带兵前来援助。
然而,章邯这一战术巧妙,将两国的援军一举打败。夜晚,章邯指挥秦军出其不意地发动了猛烈攻击,一举击败了齐楚联军。齐王田儋和魏相邦周市死于这场战斗。
这一战不仅彻底断绝了魏国的援助,还令章邯的军队士气大增。
三、击破项梁,楚国重创
1. 章邯的初次失利
齐王田儋退场后,他的弟弟田荣带领败兵撤退,章邯紧追不舍,志在一举拿下齐国。但此时正值夏秋季节,天降大雨,田荣的撤退速度非常缓慢,章邯几乎就要追上他了。
就在这个关键时刻,楚国的主将项梁及时出击。如果章邯再接连打败齐国,那么楚国就彻底暴露在敌人面前,成为下一目标。项梁果断地带兵与章邯展开了决战,并且在东阿成功击败了章邯。
《资治通鉴》中记载了这一战:“乃引兵击破章邯军东阿下,章邯走而西。”这一战,标志着章邯自出道以来的首场败仗。
尽管章邯被打败,但他并没有陷入绝境,而是采取了谨慎的撤退策略,向西退守濮阳。而项梁则没有停止,继续追击,在濮阳的东面再次击败章邯。
《资治通鉴》中再次写道:“楚军军濮阳东,复与章邯战,又破之。”虽然章邯未被彻底歼灭,但这两场战役明显让他感到压力山大。不过,章邯也迅速采取了防守反击的策略,重整旗鼓。
《资治通鉴》也提到,章邯重振旗鼓后,开始利用濮阳的地理优势,借助黄河的水路迅速补充兵力和粮草,恢复了战力。
2. 骄傲膨胀的项梁
项梁因连胜而变得骄傲,逐渐对秦军的威胁掉以轻心。宋义,一个将领,发现楚军虽然屡战屡胜,但兵力并不占优,并且秦军正在增援。
然而,项梁依然不以为然,甚至将宋义打发去齐国执行任务。
然而,章邯借助濮阳的防御工事,迅速恢复,并在定陶一战中大破楚军,项梁也因此阵亡。
这一战,标志着楚国力量的彻底削弱,而章邯则从失利中恢复过来,再次展现出他的战略眼光与军事才华。
结语
项梁的败亡,标志着黄河以南中原地区的防线彻底崩溃。如果章邯乘胜追击,完全有可能一举灭掉齐楚两国,从而改变整个秦末的历史格局。然而,章邯过于自信,认为楚国已经失去了抵抗力,轻敌上北攻赵国,未曾料到一颗崭新的赤色将星将给秦帝国带来致命一击。
敬请期待下集——巨鹿之战!
我是小步,大名“历史步行街”。
楚河汉界系列第12篇,感谢您的阅读。如果您喜欢,请转发、评论、点赞哦~
发布于:天津市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