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hello,大家好!我是设计猿老师。
在上一篇《空间设计师从0到1:从图纸到落地,设计师必学的7大施工知识》中,我们解锁了空间设计师的第2个必备技能:施工知识。相信大家对施工
板块有了一些初步了解。
今天,我们就来解锁第三个技能:设计知识
对于空间设计师来说,这个技能点非常非常重要,涉及的知识也很多,那么今天就先给大家分享设计的表现部分(非效果图)。
一般而言,空间设计的表现形式由:形状、体块、材料、光影、色彩5个部分组成,这些表现形式构成了我们能感知空间的基础。
展开剩余94%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01 图形形状
图形三要素:
图形形状属于《平面构成》的内容,其基本元素由点、线、面组成,并通过不同形式或组合形成二维图形。
图形三要素:点、线、面
大家可别小看了这3个要素哦,如果交叉运用可以变化成无数的图形。
图形处理方式:
单个图形:主要有倒角、切除、镂空、拉伸等等。
倒 角 切 除
镂 空 拉 伸
多个图形:主要有重复、分割、比例、联合等等
重 复 分 割
比 例 联 合
另外,在面元素中,三角形、圆形、方形这三种基本形态使用的比较多,三者互为分解,互为圆形。
三种基本形态
点、线、面、基本形的综合运用,可以解决大部分图形形状的问题。还有一类可以直接拿来用的图形,比如平面设计师、摄影师创作的图标、图像、插画、摄影、纹理、标志、文字;以及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等。这部分图形的加入,也是加强氛围和创意的方法之一。
图形主要应用:
图形形状主要应用于墙面形式的处理,比如展厅墙面、文化墙、背景墙等。
空间设计里的图形形状通常不会很复杂,一方面多数情况下需要简单易懂,另一方面需要考虑施工的可执行性。
关于平面构成的其他知识,如打散重构、特异构成、视觉上的空间构成等,在空间设计中运用较少,感兴趣的同学请参阅专业平面构成书籍。
02 体块造型
体块造型属于《立体构成》的内容,其基本形态分为:面体、线体、块体三种类型。
我们常见的体块有立方体、球体、圆柱体、圆锥体、棱锥体这5种形式,关于体的概念,在《艺术·设计的立体构成》(朝仓直巳)一书中指出:体既可以是实体,也可以是由面、线空间围合而成的虚空间(负空间)。
体块处理方式:
在实际项目中,我们经常需要对体块造型进行处理和组合,以下是体块的3种处理方式。
1,对体块的表面处理:
面的处理、边缘处理、断开处理、棱角处理
面的处理
边缘处理
断开处理
棱角处理
2,对单体造型的处理:
切割、拉伸、弯曲、旋转
切 割
拉 伸
弯 曲
旋 转
3,多体块组合:
重复、阵列、位移、旋转、连接等
重 复
阵 列
位 移
旋 转
体块造型应用:
1,主要用于功能分区的划分,如展示区、休息区等,通过体块及颜色进行分区。
2,体块关系的处理推敲,如墙面、柱等体块的形式处理。
3,物料造型的设计,如造型展台、货架等。
在体块推敲阶段,一开始我们凭借直觉来拉伸体块,通过观察和操作模型,判断是否符合空间形态,是否符合功能需求。
同时结合功能分区,勾勒人行流线和大致体块形状,从不同角度去观察,甚至眯着眼睛去看勾勒的造型,然后进行细化的处理。
03 材质肌理
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材质,通过用眼睛看,用手触摸的方式,感受材料的凹凸感、粗细、滑涩等特性,如棉麻的粗糙感、毛绒的柔软细腻。
在空间设计中,材质分为硬装和软装2种形式。主要有木纹、面料、石材、金属、玻璃、涂料等等。
材质肌理应用:
1,通过不同的搭配产生不同的体验感,比如金属和毛绒、玻璃(亚克力)和金属,根据材质种类的数量产生不同效果。
2,材质结合体块造型产生不同的效果,如下图所示,墙面分别通过仿岩石和软包凸起的形式,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。
材质创新
对于空间设计师而言,真正要进行材料创新的机会不多,那么我们要怎么从材质上进行创新呢?这里给大家分享2种方法:
1,通过材质置换、不同搭配等方法来实现。
2,关注视频号、小红书等平台,运用新材料。
材质肌理对于人的五感作用非常明显,尤其视觉和触觉,人们通过用眼睛看,用手触摸,感受材质和肌理的触动。
04 灯光照明
专业名词
空间设计中的光多为人造光源,这个版块的专业知识较多,我们挑几个常见的展开说一说。
色温:是表示光源光谱质量通用的指标,单位是开尔文(K)。它描述的是光源的“冷暖”感觉。如上图所示,数值越低,色温偏暖,数值越高,色温偏冷。
显色性:显色性是指人造光源对物体颜色的还原能力,即物体在人造光源下与在标准光源下颜色的接近程度。在日常生活中,如果我们去超市买菜,就能观察到不同显色性对产品的影响。
眩光:眩光是指由于光源的亮度或亮度对比度过高,导致人眼视觉不适或视觉功能下降的现象。
关于灯光照明的专业名词还有很多,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。
电路系统图
作为设计师,要能看懂电路系统图,了解各专业符号表达的意思,以及会根据场地绘制小型的电路系统图。
对于大型展馆、陈列馆的灯光布置,相对复杂,需要专业设备进行测算,既要考虑展品的展示,也要考虑展品的保护,专业度非常高,一般由照明设计师来进行专业照明设计。
05 颜色色调
在空间设计中,色彩不只是刷墙选色卡,它是光线、材质、颜色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色彩三属性:色相、明度、纯度
色相:是指颜色的基本名称(如红、黄、篮),我们通常用色环来表示色相。
12色相环
明度:是指颜色的明亮程度,色彩可通过加入黑白来增减明度,加入白色,提高明度,加入黑色,降低明度。
纯度:是指色彩色素的纯净和浑浊的程度, 纯度(饱和度)决定颜色鲜艳程度,红色是纯度最高的色相,蓝绿是纯度最低的色相。黑白灰属无彩色系,任何一种单纯的颜色加入灰调可降低纯度。
冷暖色调:暖色、冷色、中性
暖色调(红/橙/黄):温暖、活力、愉快,暖色调常用于营造活跃、热情的氛围,如餐饮、儿童、娱乐空间场所。
冷色调(蓝/绿/紫):冷静、清爽、宁静,冷色调常用于冷静、专业感。适用于科技、医疗类场所。
中性色调(黑/白/灰/米):中性色调百搭且平衡,带来简洁、稳重、平衡的感觉。在空间设计中,中性色调常用于现代、简约的风格。
颜色在空间中的运用,有时不仅仅是油漆颜色,往往还伴随材质和肌理共同作用。比如光滑与粗糙的材质、强光与弱光下的颜色,其对应不同的效果。
当然,我们也可以用偷懒的方式,比如通过专业配色网站自动生成配色方案,或者从概念图中吸取色彩等等,但是对于基本的色彩知识需要了解,这既是对方案调性的把握,也是专业度的体现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好了,以上是关于设计知识技能点中的形式表现部分,让我们回顾一下这5个部分:图形、体块、材质、灯光、色彩,为了便于记忆,我通常将其简称为:形、体、材、光、色。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,关于设计知识还包括:设计流程、设计简章、设计手法、设计自检等内容,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再做展开,我们下期见!
发布于:湖南省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